1)第34章:不寐_太医附身,我成了国医大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赵院长,中医上怎么解释不寐症?”

  “主持人,中医是这样说的,不寐是因情志不调或劳神太过使阴阳失调,神气不宁所致,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,并有头晕健忘为症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,也就是相当于西医说的失眠。”

  “赵院长,哪有什么样的表现?”

  “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、深度的不足,轻者入睡困难,或寐而不酣,时寐时醒,或醒后不能再寐,重则彻夜不寐,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、生活、学习和健康。”

  “赵院长,你说得不错,其实我以前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,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。”一旁的刘薇说道。

  “主持人,其实不寐症状,小孩,年轻人,老年人都有遇到这种情况,只是有些比较轻,有些比较严重。”

  “在古代的时候,不寐很早就有出现,并且被记录,像不寐在《内经》称为“不得卧”“目不瞑”。《素问.逆调论》记载有“胃不和则卧不安。”《伤寒论》及《金匮要略》认为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,提出“虚劳虚烦不得眠”的论述。《景岳全书》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、无邪两种类型。明代李中梓提出:“不寐之故,大约有五:一曰气虚,一曰阴虚,一曰痰滞,一曰水停,一曰胃不和。”戴元礼《证治要诀》又提出“年高人阳衰不寐”之论等等,古代中医都有详细记录这方面。”

  “赵院长,没想到,古人居然那么早就研究失眠症。”

  “确实是那样,不过,古人和现代人不一样,古人虽然也有出现不寐症状,但是,现代人因为快节奏的生活,反而引发和出现更多的不寐患者。”

  “赵院长,那请问不寐是如何引起的?”刘薇问道。

  “根据我当年的经验,不寐不外乎有这四种原因。”

  “第一,情志失常。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,而发生不寐病证。或由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肝郁化火,邪火扰动心神,心神不安而不寐。或由五志过极,心火内炽,扰动心神而不寐。或由喜笑无度,心神激动,神魂不安而不寐;或由暴受惊恐,导致心虚胆怯,神魂不安,夜不能寐。”

  “第二,饮食不节。很多年轻人喜欢暴饮暴食,容易导致宿食停滞,脾胃受损,酿生痰热,壅遏于中,痰热上扰,胃气失和,可致失眠。此外,浓茶、咖啡、酒之类饮料也是造成不寐的因素。我建议一些观众们,大晚上,或者睡觉前,不要喝咖啡,浓茶,酒类,我也知道许多东海人很喜欢喝咖啡,或者喝酒,但是,这样时间长了,会引发许多失眠的情况。”

  “第三,劳逸失调。中医上,劳倦太过则伤脾,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,运化不健,气血生化无源,不能上奉于心,而致心神失养而失眠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